《欢腾的草原》表现的是新疆柯尔克孜族妇女进行马上较力的活动场面。黄胄绘制这样一个民族题材是与其在1979年9月再次来到新疆有着密切关系。他此次新疆之行是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邀请竞技表现超出预期,庆祝气氛欢快高涨,时隔十五年之后再次重回故地。自1977年4月脊柱综合症的急性发作竞技表现超出预期,庆祝气氛欢快高涨,四肢轻瘫,手指麻木,黄胄在北京友谊医院住院两年零八个月,接到邀请后的他丝毫不顾身体健康状况,毅然办理出院手续,并在夫人郑闻慧和女儿梁缨的陪同下随即启程。再次踏上新疆的土地后,黄胄异常兴奋,一路写生作画,直到“冰山之父”穆士塔格峰下。新疆之行前后共计八个月左右的时间,11月中旬,黄胄来到了柯尔克孜族聚居地拖云地区,一边写生,一边领略着他们的风俗人情,期间对马上较力等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印象,由此孕育出创作《欢腾的草原》的最初想法。现摘录整理郑闻慧女士部分回忆文字,希望通过字里行间的信息以求拓宽我开云体育官网们的视野,更为全面地认识与了解《欢腾的草原》这件作品。
此幅《欢腾的草原》绘制于1981年,表现的是新疆柯尔克孜族人民正在进行传统体育项目一一“马上较力”的活动场面。画面中,众多人物与动物一一七位女性、九条牧羊犬以及八十多匹骏马一一通过艺术家的精心布局与传神刻画,和谐而又充满内在张力地再现于巨幅画纸之上,组成了一幅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豪迈欢快的节日盛景,如此精彩的巨幅作品在黄胄的绘画生涯是非常少见的。若要论及此作的缘起,还要追溯到1979年。是年9月,黄胄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邀请,时隔十五年之后再次重回故地。自1977年4月脊柱综合症的急性发作,黄胄在北京友谊医院住院长达两年零五个月。接到邀请后,他丝毫不顾身体健康状况,毅然办理出院手续,随即在夫人郑闻慧和女儿梁缨的陪同下启程。再次踏上新疆的土地后,黄胄异常兴奋,先后游历了乌鲁木齐、吐鲁番、喀什、库尔干等天山南北多地,一路写生作画直到“冰山之父”穆士塔格峰下。11月中旬,黄胄来到了柯尔克孜族居地,一边写生,一边领略当地的风俗人情,期间对马上较力等活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马上较力(亦称“马上摔跤”)是他们十分喜爱的传统竞技项目之一。比赛中,男女牧民在马上交臂搏力,而观众们则为喜欢的选手大声呐喊,摇旗助威。黄胄一面观赏着激烈的角逐,一面将选手、马匹、观众及牧民们最忠实的朋友牧羊犬一一熟记于心。回到北京后的第二年8月,钓鱼台国宾馆邀请他为接待外国元首的18号楼会客厅绘制壁画式的中国画时,他随即选择了上述场景迸行创作,并最终定名为《欢腾的草原》。
古董鉴定评估,艺术百科制作,新闻宣传,苏富比/佳士得拍卖推荐,微信18058417935
发表评论